•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滚动

    倪妮欺骗了我们所有人?她才是这个暑期档女演员里,最大的赢家?

    影视音乐来源:2023-07-30 19:24:45

    暑期档只过去一半,但胜负却已经揭晓——

    《消失的她》将凭借35亿+的票房,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很多人或许不解。


    【资料图】

    乌尔善的《封神第一部》渐入佳境,《长安三万里》势头不减,到了8月,还有吴京和杰森·斯坦森主演的《巨齿鲨2》。

    大盘刚刚热起来,还不能太早下定论吧?

    但在皮哥看来,当下的电影市场,一部电影想要卖30亿,甚至20亿,需要多方面支撑。

    不仅得自身品质过硬,观赏性也不能差,需要形成出圈的话题效应,还得有后劲。

    放眼整个暑期档,满足这个条件的,有且仅有一部《消失的她》。

    《消失的她》当然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

    作为翻拍片,它的原创性不足;

    作为悬疑片,它的细节经不起推敲;

    作为商业片,它的艺术价值不高。

    这也是为什么它的豆瓣评分短时间内从7.5分暴跌到6.4分。

    但这一切都掩盖不了它的三抹光辉。

    首先,是它引爆了整个大盘。

    它上映之前,整个电影市场如一潭死水,单日票房几千万,一部电影能破10亿已经是奇迹。

    它上映后,市场迅速变暖,7月份每周末的票房都在4亿+,过去一个月票房破10亿的影片有3部。

    其次,它给中国电影工业化提供了模板。

    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当然离不开《流浪地球2》那样的科幻大片,但也离不开《消失的她》这样的电影工业流水线作品。

    陈思诚用《唐人街探案》系列、《误杀》系列和这部《消失的她》证明了,只要严格套用类型片的拍摄模板,也可以获得市场的成功。

    最后,它给三位好演员提供了“正名之战”。

    主演朱一龙自不必说。

    去年他凭借《人生大事》拿到金鸡影帝后,很多人觉得他是捡漏。

    但在这部影片中,他真正来了一次演技大爆发。

    从无辜的丈夫,到心怀鬼胎的赌徒,再到走向绝望的杀人犯,何非这个角色的复杂性被他演活了。

    不夸张地说,整部影片可以看作朱一龙的演技大赏。

    女演员文咏珊也是肉眼可见的出彩。

    她之前被形容为“香港最后一位美女”,在《赤道》中的美艳造型惊艳众人,但只能演一些花瓶角色。

    遇到陈思诚后,她开始转型。

    从《唐人街探案3》里惊魂一瞥,艳压长泽雅美;

    到《误杀2》里放弃性感路线,饰演苦情妻子;

    再到《消失的她》里饰演表面蛇蝎美女,实则心怀正义的话剧女演员,角色的层次感凸显。

    一场沙滩对峙戏,一场酒杯砸脑袋戏,让人看到了她的爆发力。

    即使说她是今年院线电影最大的惊喜,也不为过。

    相比较而言,倪妮在《消失的她》中的表演,却受到不少议论。

    影片的演员表中,倪妮排名第二,是官方认定的女一号。

    但她的存在感似乎并不高。

    影片中,她一人分饰两角,看似具有挑战性,但角色本身太过扁平,仿佛就是一个工具人。

    倪妮在妆容和造型上煞费苦心。

    她一开始是凭借《金陵十三钗》被观众熟知的。

    她的嘴角和眉角上扬,自带一股媚态,按理说她和本片中的那个“蛇蝎妻子”角色,有着天然适配度。

    但她舍弃了这个优势,选择了一种更自然的妆容。

    短发红唇配上职业女装,骑上酷酷的摩托,打一杆帅气的台球,一个干练兼具时尚的女性形象就此诞生。

    全片看下来,倪妮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飒”。

    可也有网友说,她更像是拍了一组形象大片,仿佛和整个电影是割裂的。

    因此,很多人看完影片后失望地表示,倪妮浪费了一次绝佳的表演机会。

    更有甚者,评价她是全片最大的败笔。

    那么倪妮在片中的表演,是否真的如此不堪一击?

    01、

    一部悬疑片,最大的乐趣就是“欺骗”。

    导演在剧情上做文章,声东而击西;

    演员在表演上下功夫,顾左右而言他。

    二刷三刷这部电影后就会发现,全片最关键的角色,不是朱一龙饰演的何非,不是文咏珊饰演的“妻子”,而是倪妮饰演的陈麦。

    她是整个复仇计划的操盘者,也是全片真正的麦格芬。

    她的身份转变是全片的悬念。

    那这么说来,这个角色本应是全片存在感最高的,为什么却被倪妮演绎得毫无存在感?

    这不是她的演技差,相反,这是她演技好的证明。

    悬疑片有一条铁律,最没存在感的人,往往就是幕后的大boss。

    倪妮这一次就是用看似程式化的表演,把所有人都“涮了”一遍。

    倪妮在影片中一人分饰两个角色。

    一个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律师陈麦;

    一个是受害者的好友,戏剧导演沈曼。

    她在表演时最大的难度,不是诠释角色的两面性,而是她的戏份明明很多,却得让大家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仔细看倪妮第一场戏,就很有讲究。

    如果陈麦硬往何非那边蹭,观众一定会对陈麦的身份产生怀疑。

    继而猜出她来者不善,整部影片就会直接垮掉。

    倪妮是怎么处理的?

    片中,何非追逐一群抢自己钱包的小孩子,误入黑道地盘,眼看就要挨揍。

    这时,陈麦骑着摩托出现。

    她吓退了当地黑帮,然后摘掉头盔,甩了甩头发,英姿飒爽,好似拍摄广告大片一样,没有任何的表演层次感可言。

    这就造成了欺骗效应。

    大多数观众看到这里,都会很自然地认为,陈麦这个角色,是个负责耍帅扮靓的“花瓶”。

    麻烦解决后,她也不多言语,直接飞车离开了。

    之后在酒吧,通过电视上跨国官司的介绍,陈麦“不败律师”的人物身份背景,才被体现出来。

    从观众角度,扮酷营救后迅速闪离,以及电视上的新闻报道,都让人相信这两人素不相识。

    从剧情角度,陈麦金牌律师身份立住后,何非再决定要找陈麦帮忙,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同样的例子还发生在打台球那场戏里。

    何非心急火燎,打台球心不在焉,心里好像藏着什么难言之隐。

    而陈麦呢,台球打得很溜,台词也说得很唬人。

    什么“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什么“你不了解东南亚”之类的。

    之后一口回绝了何非的求助,一个人开着摩托又走了。

    角色没有立体感,表演也很程式化。

    这同样造成了欺骗效应。

    观众在看这场戏的时候,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朱一龙身上。

    大家都默认了倪妮戏里是个花瓶律师,其实真正藏着心事儿的,是这个“欲迎还拒”的陈麦。

    还有在梵高小酒馆门口的戏里。

    陈麦劝何非回国,何非东拉西扯说了一堆理由,表情很慌张。

    倪妮的表演则很简单,只是叹了一口气。

    这依然是欺骗效应。

    观众会自然怀疑何非的身份,而忽略陈麦才是幕后的主控者。

    事实上,后面第一层反转告诉我们,朱一龙饰演的角色是一个赌徒,这就加大了欺骗的效果。

    而倪妮呢,通过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前面所有的戏,都是沈曼导演的“楚门的世界”。

    换言之,倪妮是在一部悬疑片里演“戏中戏”。

    在这种情况下,表演得越复杂,越容易引起观众的怀疑,也就越是失败的表演。

    表演得越简单、越模式化,反而是对的表演。

    02、

    但倪妮亮完这三招,对观众造成欺骗后,她的表演又突然丰富起来。

    这包括,她偶尔露出的微表情。

    比如面对何非的坦白,她突然面色凝重,如一池死水骤起波澜。

    观众在这时会突然惊觉,体会到一种被戏弄的快感。

    各位在二刷的时候可以仔细观看倪妮的表演。

    特别是影片中段,她露出深不可测的微表情次数极多,且为我们提供了多义性的解读。

    这还包括她两场爆发式的表演。

    一场是“绑匪窝点对峙”。

    这场戏里,倪妮突然从一个花瓶变成了一个情绪饱满的审判官,仿佛一个纸片人突然注入了血肉,揭穿了何非赌徒的身份。

    但此时倪妮的身份,还处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

    观众对这场戏的理解,是一个律师在使用话术诱导委托人说出真相。

    情绪有了,又推动了剧情,还为后面自己的真实身份埋了伏笔。

    第二场戏是“精神病院的倒计时逼问”。

    这是全片的最高潮戏,陈麦露出真容,逼问何非妻子的下落。

    这场戏堪称一场拔河比赛,观众在两种解读中反复拉扯。

    一,何非是被迫害的好人,陈麦在帮他。

    二,何非是坏蛋,陈麦在揭穿他。

    观看悬疑片最大的乐趣就是被这么反复拉扯,最后一点点接近真相。

    影片最后,真相大白,导演才用较大的篇幅交代了倪妮饰演角色的人物背景。

    这个人物才慢慢浮出水面,层次感开始在观众心中自然汇聚。

    表面看,她是律师陈麦,没有个人感情,收钱办事儿;

    实际上,她是导演沈曼,为了好友李木子精心策划了这场大戏,帮闺蜜惩罚了渣男。

    再往深挖,沈曼这个角色十分复杂。

    她早年遭受校园暴力,差点抑郁跳楼,后来是李木子用陪伴感化了她,两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羁绊。

    甚至还可以进一步解读,沈曼和闺蜜李木子之间的关系,影片多次暗示了这一点。

    总之,回过头来看,倪妮早前期“飒”的装扮也就不只是为了好看,而是服务于剧情。

    她策划这场大戏的出发点,也就变得更加有力了。

    理解到这一层,我们就发现,倪妮在影片中的表演是“浅者看浅,深者看深”。

    你可以把她当成花瓶角色。

    她的存在就是为了揪出渣男,她的主要作用是“穿针引线”,这么理解没问题。

    但你仔细解读就会看出,她才是真正的大BOSS。

    这个角色越复杂,倪妮表演得越简单,观众的观影乐趣就越大。

    她用自己的演技实实在在把大家“涮了”一遍,整个影片能成立,她至少占了一半的功劳。

    03、

    倪妮在《金陵十三钗》之后,一直没有代表性的作品,口碑也是起起伏伏,身为谋女郎的光芒,似乎也不如当初耀眼。

    但这一次,她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伴随着《消失的她》大卖,倪妮终于有了一部35亿票房档位的代表作。

    而她个人主演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了80亿,在国内女演员中,位列第四名。

    她成了这个7月最幸运的女演员,相信借着这股势头,她的表演事业将迎来新的高峰。

    我们期待她早日跻身百亿票房俱乐部,兑现大家对她的期待吧。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贵州3项!第七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