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滚动

    “颜宁之问”:为什么得不到亮眼的答案

    新京报来源:2023-07-11 01:52:26


    (资料图片)

    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近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在个人微博上讲述了一段最近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的经历,引起学界关注。

    颜宁向考生问了一个问题:“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颜宁说,参加面试的基本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所能招到的资质最好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了。他们个个学业成绩优异,许多还发表过不止一篇论文,但面对颜宁的提问,大都有些茫然,没有听到一个让其觉得眼前一亮的回答。

    颜宁所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开放,考察的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甚至未来科学世界的想象力。而催生这种想象力,单靠上课、做实验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需要两个东西,一是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二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切关注。对一个准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这是至关重要的素质。

    搞科研是非常艰苦的过程,只有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具有浓烈的兴趣,一个人才能摆脱许多现实功利的考量,不计利害成败地做一些眼下貌似“无用”的研究。

    因此,颜宁这个问题貌似非典型,其实寓有深意,一个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能否回答好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重要。

    多年前,“钱学森之问”广受关注。而今颜宁教授给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状态,其实是对钱学森先生当年感慨的一种印证。

    前些年,博士生招生,大都是招考制,现在绝大多数学校也采用了国际上常见的申请制。这也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理念、培养机制的改革,以适应时代需要。

    □王天定(高校教师)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星空》扫描功能实机 完全扫描星球可获取积分